关于读书态度的名人名言有哪些(133条)

关于读书态度的名人名言

1、关于读书态度的名句

(1)、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,建立起自己的思想。——鲁巴金

(2)、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,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。——培根

(3)、读书,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,而读一本好书,确实有如和一个高尚的人,一位智者交流。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,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。——笛卡儿关于读书,这句话直击人的心灵,给你当头棒喝的感觉。不读书,就认为天下不过如此,读书,会让你发现,自己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。

(4)、饭可以一日不吃,觉可以一日不睡,书不可以一日不读。

(5)、在《无声告白》一书中,对于信念的解读,又升华了另一种含义,“终其一生,我们要摆脱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”

(6)、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。“朋”旧注:“同门曰朋。”跟现在说的“同学”“同班”相近。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说,孔子辞官以后,专力讲学,“弟子弥众(越来越多),至自远方”。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。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,所以“朋”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。

(7)、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,要大胆地提出问题,勤于摘录资料,分析资料,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,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。——顾颉刚

(8)、[讲解]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,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,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,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,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,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。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:“善人,不善人之师;不善人,善人之资。”资,也有借鉴的意思。

(9)、书籍是朋友,虽然没有热情,但是非常忠实。——雨果

(10)、我并没有什么方法,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。

(11)、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,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,不在不速也。——陆珑(清)

(12)、学问是光明,愚昧是黑暗。念书吧!——契坷夫(俄)

(13)、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。——李苦禅

(14)、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,那么阅读就像阳光。--池莉。

(15)、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。人类所需要的,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。而阅读,则正是这种养料。——雨果

(16)、要学会读书,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,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,还是应该很慢地读。——法奇(法国科学家)

(17)、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
(18)、[讲解]《论语》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,如对仲由称“子路”,对端木赐称“子贡”,对曾参独称“子”,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,曾受业于曾参。“三省”,多次反省。文言文中,“三”“九”诸字皆有“多”义,不是确数。下述三事,这是巧合。朱熹认为,重在为学,“传”指受之于师,“习”则熟之于己,而“忠”“信”为“传习”之本。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。

(19)、[讲解]关于这段话的背景,《荀子·子道》中有记载:子路盛服见孔子,孔子批评了他;子路于是改服而入,但颜色依旧充盈。孔子又对他说:“……故君子知之曰知之,不知曰不知,言之要也;能之曰能之,不能曰不能,行之至也。言要则知,行至则仁。既知且仁,夫恶有不足矣哉!”据此,最后的“知”字当破读,通“智”。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,言行要谨慎,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。用现代的表述方式,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。

(20)、善读者日攻、日扫。攻则直透重围,扫则了无一物。

2、关于读书态度的名人名言有哪些

(1)、为了满足爸爸妈妈的期待,为了他们的开心,莉迪亚一直在伪装着自己,直到自己真的无能为力,坚持不住了,因而结束了生命。

(2)、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。--高尔基。

(3)、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,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。——彼特拉克(意大利诗人)

(4)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——朱煮

(5)、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,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。--普希金。

(6)、[讲解]曾子曾说过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“忠”和“恕”正是孔子“仁”的学说的两个方面:“忠”的要求是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这是积极的一面;“恕”的要求就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这是消极的一面。孔子关于“仁”说过许多话,细分析起来,都跟这两点有关,例如“修己以安人”,“修己”也就是“恕”,“安人”就是“忠”。由于子贡问的是“可以终身行之”的“一言”(实即问“道”),所以孔子拿“恕”来回答他。

(7)、《追风筝的人》这本小说细腻的勾勒了家庭和友谊,背叛与救赎的故事。从这本书里,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探到内心的桥梁,如何做,怎么做,早在读完的那一刻,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。

(8)、劳谦虚己,则附之者众;骄慢倨傲,则去之者多。 —— 葛洪

(9)、读书对于智慧,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。——艾迪生(英国作家)

(10)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——孔

(11)、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。我们读《论语》,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,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。《论语》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般都在485章左右,我们只选录10章,而且全是短章,这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。这样来选篇才符合“古为今用”的原则。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,那自然是好事,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学生负担。

(12)、我知道,思考的过程,就是对知识的再加工,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成长,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,因此,我建议大家,边读书边思考,这样的读书才有意义,读一本书胜过胡乱翻十几本书的效果。

(13)、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。——歌德

(14)、读书而不能运用,则所读书等于废纸。——华盛顿(美国政治家)

(15)、读书无嗜好,就能尽其多。不先泛览群书,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,广然后深,博然后专。——鲁迅

(16)、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,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,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。——歌德

(17)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——《汉乐府。长歌行》

(18)、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。——高尔基

(19)、我读书越多,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,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。——高尔基

(20)、和书籍生活在一起,永远不会叹气。——罗曼·罗兰

3、关于读书态度的作文

(1)、[讲解]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,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,因为只“温故”而不独立思考,决然达不到“知新”的目的。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,把“温故”(复习旧知识)和“知新”(获取新知识)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,如子夏所说“日知其所无,月无忘其所能”(见《论语·子张》),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“为师”二字。《礼记·学记》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:“记问之学,不足为人师。”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,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;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,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,才“可以为师”。可见,“温故”和“知新”并非平列的两件事,关键在于要“知新”,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。

(2)、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。——达尔文

(3)、喜欢读书,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。——孟德斯鸠

(4)、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。——高尔基

(5)、刚开始读书时,我总是有意发现这个我关注的大号作者读了多少本书,那个人又列什么书单,看得到我心里直着急,于是囫囵吞枣的去看,短时间内数量真的上来了,但是别人一问“你在读什么书”,却一本书名也想不起来,更不用说内容了,甚至故事情节也都张冠李戴了。

(6)、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。--惠普尔。

(7)、恃国家之大,矜民人之众,欲见威于敌者,谓之骄兵。 —— 魏相

(8)、读书是学习,摘抄是整理,写作是创造。——吴晗

(9)、所选10章,有三个方面的内容:(1)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,包括第5章;(2)关于思想品德修养,包括第10章;(3)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:“仁”的概念。包括第10两章。作这样划分的目的是,提醒教师全面地看待课文的内容。在教学实践中,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,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可以取消的,无妨将它并入思想品德修养的范围,第10两章同时列入第三两个方面,就是这个意思。

(10)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--陶行之。

(11)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——欧阳修

(12)、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(13)、开始一腔子热血,一股子年轻气盛,觉得我一高材生,不用我是用人单位的损失,正是读书,让我发现:无知如我,眼高手低。

(14)、读书越多,越感到腹中空虚。——雪莱(英国诗人)

(15)、在书里,我们会清楚的了解自己,不会莽撞行事,就像一个充满智慧的领路人,终将带你走向正确的道路上。

(16)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,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———苏霍姆林斯基

(17)、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——孙洙《唐诗三百首序》

(18)、饭可以一日不吃,觉可以一日不睡,书不可以一日不读——毛泽

(19)、这本书里,有人喜欢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”,而我偏偏对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,无论它意味着什么,让我们勇敢地追”情有独钟。

(20)、知识,主要是靠主动“抓”出来的,不是靠“教”出来的。——钱三强

4、读书态度的名言警句

(1)、所以,再这样的反思下,我开始追求质量,读书时候,我会相应的做一些笔记,遇到有感触的点,就写出自己的想法,这样的阅读思考下,不仅阅读能力提高了不少,逻辑思维能力也大大提升。

(2)、劝君莫将油炒菜,留与儿孙夜读书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
(3)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——荀子

(4)、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。——爱迪生

(5)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——颜真卿

(6)、[讲解]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,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,认为二者不可偏废。其中,“罔”“殆”二字历来解释纷纭。朱熹注云:“不求诸心,故昏而无得;不习其事,故危而不安。”“不求诸心”指的是不思考;“不习其事”,指的是不读书。讲这一章,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,要使学生认识到“学”是基础。孔子就很重视“学”,反对离开“学”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。他曾说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(《卫灵公》)

(7)、读书之法无他,惟是笃志虚心,反复详玩,为有功耳。——朱熹

(8)、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,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。——普希金

(9)、读书而不回想,犹如食物而不消化。——伯克(美国想思家)

(10)、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,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;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。--余秋雨。

(11)、[讲解]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。何晏集解:“大寒之岁,众木皆死,然后知松柏小凋伤;平岁,众木亦有不死者,故须岁寒而后别之。喻凡人处治世,亦能自修整,与君子同;在浊世,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。”朱熹引范氏曰:“小人之在治世,或与君子无异,惟临利害,遇事变,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。”二说大同小异。

(12)、[讲解]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。“时”,这里是副词,相当于“以时”,可以解作“按一定的时间”或“及时”。“习”的本义是“鸟数飞”,引申为“实习”“演习”。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、乐、射、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;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,那就只能是“温习”或“复习”了。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。

(13)、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
(14)、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。——惠普尔

(15)、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历览古今多少事,成由谦逊败由奢。 —— 陈毅

(16)、莉迪亚死了,开篇的第一句话,就简单的交代了这个主角的状态。人们好奇的读下去,为什么这个小女孩,死了却没人知道呢,为什么死了呢,答案就在读完全文之后,豁然开朗。

(17)、读书破万卷,胸中无适主,便如暴富儿,颇为用钱苦。——郑板桥

(18)、书籍—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。住宅里没有书,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。

(19)、知古不知今,谓之落沉。知今不知古,谓之盲瞽。——王充

(20)、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。——李若禅

5、有关于读书态度的词语有哪些

(1)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诸葛亮

(2)、读书不要贪多,而是要多加思索,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。——卢梭

(3)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——孟子

(4)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——孔子

(5)、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
(6)、读不在三更五鼓,功只怕一曝十寒。——郭沫若

(7)、读过一本好书,像交了一个益友。--藏克家。

(8)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发方悔读书迟。——颜真卿

(9)、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,最是不济事。——郑板桥

(10)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(xǐng)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(11)、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前者喜欢读书。

(12)、读书务在循序渐进;一书已熟,方读一书,勿得卤莽躐等,虽多无益。——胡居仁(明)

(13)、一个爱书的人,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,一个良好的老师,一个可爱的伴侣,一个温情的安慰者。——巴罗

(14)、人,只有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,对命运,对人生才有坚强的勇气。才有奋起抵抗一些不和谐的声音,如果只生活在别人的期待里,最终除了弄丢自己,还会搞得一身狼狈。

(15)、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。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、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;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,仍是按照必要,不倦不厌。——富兰克林

(16)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——朱熹

(17)、处处是创造之地,天天是创造之时,人人是创造之人。--陶行之。

(18)、读书使人充实、讨论使人机智,作文使人准确。——培根

(19)、韬略终须建新国,奋发还得读良书。——郭沫若

(20)、理想的书籍,是智慧的钥匙。——列夫·托尔斯泰选自:读书名言

(1)、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。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。——莎士比亚

(2)、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,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,日积月累,从少到多,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。--鲁迅。

(3)、书籍——当代真正的大学。——托马斯·卡莱尔

(4)、我一生的嗜好,除了革命之外,---就是读书。我一天不读书,就不能够生活。

(5)、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志而好学,如炳烛之光。——刘向

(6)、读书是易事,思索是难事,但两者缺便全无用处。——富兰克林

(7)、我扑在书上,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。——高尔基

(8)、人生智慧的哲学: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,每一个观点都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有时,你会发现,很多困扰你的问题,长时间无法突破的瓶颈,书中的一个点,就能解决你一直以来的疑虑。

(9)、读书有三种方法:一种是读而不懂,另一种是既读也懂,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。——克尼雅日宁

(10)、书籍是朋友,虽然没有热情,但是非常忠实。——雨果

(11)、路漫漫其修道远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--屈原。

(12)、就说我自己,毕业后真的很少学习,找工作,面试,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不是人家瞧不上我,就是我看不上人家,不是嫌弃工资低,就是人家嫌弃我没资历。

(13)、无论是求学也好,工作也罢,要知道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虚心是少不得的,只有敬畏知识,才能让你变成一个拥有智慧的人。

(14)、读书而不思考,等于吃饭而不消化。——波尔克(英国作家)

(15)、《论语》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,尽管大部分内容都不易读懂或只能读到似懂非懂,但人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,而且要求极严,须能通背全书。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: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,“反刍”的机会很多,但如不先背下来,就无法进行“反刍”;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,以养成语感。此外,读《论语》也有了解历史掌故、增加识字的功能,但这是次要的。

(16)、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。——爱迪生

(17)、[讲解]“士”,在《论语》中大约出现十五次,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。“弘”,胸怀宽广;“毅”,意志坚强。胸怀宽广,才能接受重任;意志坚强,才能长期坚持奋斗。“仁”,是孔子学说的核心。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,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“仁”的理想而奋斗。

(18)、读书,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有些道理,只有在别人的故事里才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答案。

(19)、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,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。——霍伯斯(英国作家)

(20)、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,属于个人修养范围。“人不知”,“不知”什么呢?没有说出来,但意思很明白,就是“自己”。从《论语·宪问》中“不患人之不己知(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)”这句话,也可以看得出来。“君子”,在《论语》一书中有多个义项:有时指有道德的人;有时指在高位的人。在这句话里,可取前义。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,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,我们没有翻译;一定要译,也可以译作“高尚的人”。

(1)、读一切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。——笛卡儿

(2)、读书这件事,真的是“一千个人的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”,有的人爱读书,有的一看书就犯困,有的想看书却不断的被外界环境影响,总之,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。不过,一直坚持看书并养成习惯的人,都成就了自己。

(3)、读书不要贪多,而是要多加思索,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。--卢梭。

(4)、读一本好书,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。——歌德

(5)、读书不要贪多,而是要多加思索,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。——卢梭说到这里,我必须要强调一件事,也是曾经我走过的坑,说出来,给大家提个醒,看书,千万不要贪图数量。

(6)、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,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。——普希金

(7)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发方悔读书迟。——颜真卿

(8)、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,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。——高尔基

(9)、多读书、多学习、多求经验,就是前途的保障。——罗曼·罗兰(法)

(10)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。——列夫·托尔斯泰

(11)、哈桑的一片赤诚,阿米尔的救赎,都是“风筝”赋予的一种意义,我们做什么,想成为什么,就要像风筝一样,勇敢的追。

(12)、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,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;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,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。——伏尔泰

(13)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,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。——培根

上一篇:著名作家名言名句优美句子摘抄(132条)

下一篇:没有了